首页 教育资讯正文

少儿编程纳入学业考试?加剧教育不公平!

从优资讯 教育资讯 2020-06-19 09:46:28 2993 0

2020年的魔幻开局让两年前风头正劲的编程教育,在经过去年增长放缓后再次遇冷。曾因政策倾斜资本入局而受热捧的编程教育,还是教育新风口吗?

谈到少儿编程,也许很多人第一印象仍停留在风靡海外的STEM教育。从由MIT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办人Seymour Papert第一次将少儿编程付诸实践,到逐步进入国内家长的话题圈,编程教育正成为政府、学校、教培机构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

但关于编程是否应被纳入基础教学体系,是否会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和编程培训机构发力下沉市场受阻如何突破的话题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01

从冷门到成为新风口背后

相比海外涉足STEM领域较早的国家,编程教育在国内从兴起到受热捧仅有数年时间。

编程教育的概念在刚被引入国内时由于不为多数家长熟知和缺乏成熟的教材和师资而有过遇冷的经历,但经过多年的沉淀,编程早已告别“象牙塔”,逐步成长为与语数英等主流科目一样被市场接纳的课程

编程教育有多火?

根据《中国互联网少儿编程教育市场分析2019》的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少儿编程的市场总交易规模在2018年时为163.3亿元,2019年已达到258.4亿元,今年预计可达到377.1亿元。

但与市场规模增长形成对比的是环比增长率的下降,从2018年至今两年间,编程的市场规模处于持续下降中,由2018年的119.2%降到了2020年的45.9%。

在少儿编程处于爆发期的2018年,与编程教育相关的融资数量曾达到18起,超过16年和17年的融资总和,仅2017到2018年的融资额就达到12.38亿,资本率先向先发企业集聚。

资本的涌入为编程行业创造了更多机会,同时也增加了企业试错的成本。

从政策倾斜情况来看,从全国到地方政策规划中也多次涉及编程相关规划。2016年,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通知中,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上的应用。

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将人工智能发展列为重大战略机遇,提出逐步实现从小学到大学阶段的人工智能课程的开设。

2018年,教育部将人工智能正式划入新课标,成为高中学习的必修课,并将其纳入高考范围。

今年在教育部再次将推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和逐步推广编程教育提上议程,并提出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

从地方政策来看,上海市教委在2017年提出到2020年将实现创新实验室中小学校全覆盖的计划。

浙江省早在2013年就提出将信息技术(包括编程)纳入高考的计划,并于2018年正式将编程纳入新高考的考试科目

此外,包括重庆、山东、江苏、天津、山西、河南、四川、贵州、广东多地均出台了在中小学开设STEM课程、Python编程和推行创客教育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编程教育市场热度持续升温,整体前景看好。西瓜创客、编程猫、核桃编程等多家少儿编程企业的加入,让这一赛道成了受资本热捧的对象,吸引了红杉资本、经纬创投和真格基金等多家知名风投的青睐,融资消息不断。

就上半年赛道的融资情况来看,今年最受关注的是5月刚获得腾讯B+轮投资的西瓜创客。截至去年10月,STEM赛道展现出强大的吸金能力,平均单笔融资金额达到4700万元,远高于其他细分赛道。

而未披露的8轮融资多为战略融资,超亿元级的战略投资有两起,融资额最大的一笔来自核桃编程的5000万美元B轮融资。

笔者以为编程教育学习热度升温和低龄化走势,除政策利好和资本加持外,真正打动家长的是课程本身对孩子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提升。帮他们跳出思维定势,培养思维敏捷度和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计算思维的培养

但全民编程是否会造成和全民奥数一样的问题值得商榷。对不擅长理科的学生,该如何面对编程应试,难道要和韩寒一样弃考吗?

虽然美国投资了2亿支持STEAM教育,英国将电脑编程纳入了中小学必修课程,日本也定下今年在所有中小学开设编程课程的规划,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跟节奏在全国范围推广编程。

02

编程纳入基础课程提案引发的风波

网易丁磊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的将编程教育纳入我国基础教学体系和学业水平考试,同时加强少儿编程教师人才培养的提案。

这一提案背后既隐含着网易布局少儿编程,抢先占据该领域更高市场份额的野心,也迎合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刚需,为弥补我国对人工智能行业上百万人才缺口提前做好准备。

但这个提案刚提出就引发了诸多争议,最大的争议点集中在可能导致的区域教育不公平上。

对于下沉市场的学校而言,很快会面临缺乏编程所需的硬件设施或设施不完善的难题。在村镇,落后的电脑设备不符合学习编程的必备条件。

同时,缺乏具备编程知识和经验的师资也给这些地区孩子学习编程造成了很大阻碍。一些经济条件困难的家庭甚至承担不起购买设备的费用。学习编程无疑会加重贫困家庭的家庭负担,扩大不同阶层孩子的学业鸿沟,加剧阶层分化和教育不公平。

而且将编程教育纳入应试教育本身,对本以承担巨大学业压力的孩子而言同样是雪上加霜,不但起不到减压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笔者以为即使要将编程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小学阶段也为时过早过早让孩子以考试为出发点去学习编程,很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编程过程中的乐趣,真正产生对编程的兴趣,更难让他们在长大后萌生将其作为终生职业的想法。

而且,当前编程尚未形成由学习到考试体系化模式的搭建,在师资上也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很难保证教授相应课程的教师都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

编程少年听起来很酷,不要让应试毁了孩子们的热爱。对于真正拥有编程天赋和对编程感兴趣孩子,与其让他们为了应付考试参加各类培训,不如让他们以兴趣为联结点,通过课外的编程训练去结交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